
熱線電話
全國免費熱線
4006788036
業(yè)務經理
17527665570
在線咨詢
掃一掃
掃一掃
關注仙草微信號
全國免費熱線
4006788036
返回頂部
15個超級有效穴位:
1、 百會穴 2、風池穴 3、攢竹穴 4、迎香穴 5、合谷穴 6、內關元 7、天宗穴 8、中渚穴 9、關元穴 10、長強穴 11、足三里 12、三陰交穴13、委中穴、14、內庭穴、15、涌泉穴
巧找穴位,巧用穴位:
1、 百會穴:憂郁煩躁失眠點百會
屬督脈的穴道,位于人體頭部,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端連線的交點處。
取穴技巧:正坐、舉雙手,虎口張開,大拇指指尖碰觸耳尖,掌心向頭,四指朝上。雙手中指在頭頂正中相碰觸所在穴位即是。
主治:
(1)按摩這個穴位,具有開竅寧神的作用,能治療失眠、神經衰弱;
(2)長期按壓這個穴位,有平肝息風的作用,能治療頭痛、眩暈、休克、高血壓、中風失語、腦貧血、鼻孔閉塞等疾患;
(3)長期按壓這個穴位,還有升陽固脫的作用,能治療脫肛、子宮脫垂等疾患。
自我按摩:
雙手中指交疊,用力向下按揉這個穴位,有酸脹感、刺痛的感覺;每次按揉1-3分鐘。
2、 風池穴:清熱醒腦還治感冒
位置:屬足膽經經脈的穴道,位于人體的后頸部,后頭骨下,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,大概與耳垂齊平。
取穴技巧:正坐,舉臂抬肘,肘約與肩同高,屈肘向頭,雙手置于耳后,掌心向內,指尖朝上,四指輕扶頭(耳上兩側)。大拇指指腹位置的穴位即是。
作用:
(1) 按摩這個穴位,具有醒腦明目,快速止痛、保健調理的功效;
(2) 長期按摩這個穴位,對感冒、頭痛、頭暈、中風、熱病、頸項強痛、眼病、鼻炎、耳鳴、咽喉患病、腰痛等疾患,具有很好的調理保健效能;
(3) 每天堅持按摩這個穴位,對高血壓、腦震蕩、面肌痙攣和蕁麻疹也有治療效果。
自我按摩:用大拇指的指腹從下往上按揉,左右兩穴,每天早晚各按揉一次,每次大約1-3分鐘
3、 攢竹穴:消除疲勞眼睛好
屬足膀胱經經脈的穴道,在眉毛內側端,眼眶骨上凹陷處。
主治:(1)此穴對慢性結膜炎、淚液過多、眼瞼震顫、眼睛疼痛癥狀都有明顯的療效;(2)按摩此穴,能夠緩解視力不清、眼睛紅腫等癥狀;(3)長期按摩此位,對風熱、痰濕引起的腦昏頭痛、眉棱骨痛等具有明顯的調理和改善作用。
4、 迎香穴:拋掉鼻炎和鼻塞
屬手大腸經脈的穴道。在鼻翼外緣中點旁,當鼻唇溝中間。
(1) 按壓迎香穴,能夠治療各種鼻癥, 如鼻腔閉塞、嗅覺減退、鼻瘡、鼻內有息肉、鼻炎、鼻塞、鼻出血等;(2)按壓此穴,對口歪、面癢、膽道蛔蟲等也有一定療效;(3)在中醫(yī)臨床中,還利用此穴位治療面部神經麻痹或痙攣、面部癢腫、面部組織炎、喘息、唇腫痛等;配陽陵泉治膽道蛔蟲病。
自我按摩:每天早晚各一次,每次1-3分鐘。
5、 合谷穴:牙痛是病也不怕
位置:屬于手大腸經經脈上的穴道,當拇指和食指伸張時,在第一、二掌骨的中點,稍微偏向食指處。
作用:
(1)合谷穴為全身最大剌激點,可以降低血壓、鎮(zhèn)靜神經、調整機能、開關節(jié)而利痹疏風,行氣血而通經清瘀;
(2)能治頭面的各種癥狀,不但對牙齒、眼、喉、都有良好的功效,還能止喘、療瘡等;
(3)長期按壓此位,對反射性頭痛、耳鳴、耳聾、扁桃體炎、視力模糊、呼吸困難、肩胛神經痛、失眠、神經衰弱等癥都有很好的調理保健效能;
(4)能治療一些婦科系統(tǒng)的疾病,如痛經、閉經、催產等。
自我按摩:每次按壓左右手各1-3分鐘
6、 內關元穴:按撫你的胃,體貼你的心
屬手心包經經脈的穴道,在人體的前臂掌側,從近手腕的橫皺紋的中央,往上大約三指寬的中央部位。
取穴技巧:將右手三個手指頭并攏,無名指放在左手腕橫紋上,這時右手食指和左手腕交叉點的中點,就是內關穴
主治:
(1)這個穴位對懷孕嘔吐、暈車、手臂疼痛、頭痛、眼睛充血、惡心想吐、胸肋痛、上腹痛、腹瀉、痛經等癥狀,具有明顯的緩解作用;(2)長期按壓此穴位,對心絞痛、精神異常、風濕疼痛、胃痛、中風、哮喘、偏癱、偏頭痛、產后血暈、憂郁癥,具有明顯的改善和調理作用;
(3)長期按壓此穴,還能夠治療失眠、心悸等;配外關穴,治療落枕。(外關穴與內關穴相對)
7、 天宗穴:美體健胸按天宗
屬于手小腸經經脈之穴道,在肩胛岡中點下窩的中央,或者肩胛岡中點下緣,下一寸處。
主治:(1)按壓此穴,具有疏通肩部經絡、活血理氣的作用;(2)此處穴位,是治療女性急性乳腺炎、乳腺增生的特效穴位。按此穴位,對于乳房疼痛、乳汁分泌不足、胸痛也有明顯的療效;(3)按壓此穴,能夠治療肩胛疼痛、肩背部損傷、上肢不能舉等局部疾?。唬?)長期按揉,還對氣喘等癥具有改善作用;
自我按摩:穴位處有酸脹感,先左后右,如有人幫助,也可雙側同時按揉1-3分鐘。
8、 中渚穴:更年期女性的好朋友
屬手三焦經經脈的穴道,在人體手背部位,小指與無名指的指根間下2厘米的手背凹陷處,用力按壓,會有力量脫落之感。
主治:(1)此穴位對耳聾、耳鳴、頭痛、咽喉痛、失眠等具有療效;
(2) 此穴位還能治療前額疼痛,有止痛的效果;(3)長期按壓此穴,對落枕、肩背疼痛、肋間神經痛、手指不能屈伸等癥狀,都具有很好的調理和保健作用。
自我按摩:先左后右,每天早晚各一次,每次1-3分鐘。
9、關元穴: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
位置:關元穴又稱丹田穴。屬任脈的穴道,在人體的下腹部,前正中線上,當臍中下三寸,就是這個位置。
取穴技巧:正坐,雙手置于小腹,掌心朝下,左手中指指腹所在位置的穴位即是。
作用:
(1) 有培腎固本、調節(jié)回陽的作用,能夠治療陽痿、早泄、月以不調、崩漏、帶下、不孕、子宮脫垂、閉經、遺精、遺尿、小便頻繁、小便不通、痛經、產后出血、小腹痛、腹泄、腹痛、痢疾等癥狀;
(2) 長期按摩這個穴位,對尿路感染、腎炎、脫肛、中風、尿道炎、盆腔炎、腸炎、腸粘連、神經衰弱、小兒消化不良等疾患,都有很好的療效,而且有調理、改善的功能。
自我按摩:左手中指的指腹按壓穴位,右手中指的指腹按壓基手中指的指甲上,兩手中指同時用力揉按穴位,有酸脹感,每天早晚左右手輪流按揉,先左后右,每次大約1-3分鐘。
10、長強穴:便秘腹瀉好幫手
屬督脈的第一穴道,在人體的尾骨端下,當尾骨端與肛門連線中點處。
主治:(1)按摩此穴,能夠促進直腸的收縮,使大便暢通,還能治療便秘,并且能迅速止腹瀉;(2)長期按壓此穴,具有通任督、調腸腑的作用,對腸炎、腹瀉,痔瘡、便血、脫肛等疾患,都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;(3)長期按壓此穴,還對陰囊濕疹、引產、陽痿、精神分裂、癲癇、腰神經痛等病癥,具有很好的調理和改善功能;
自我按摩:每天分別用左右兩手各揉按1-3分鐘,先左后右。
11、足三里:常按足三里,胃病遠離你
這是一個保健大穴。主治腹部上、中、下三部之癥,因此名為“三里”,此穴位于人體下肢,為了和手三里區(qū)別,故稱為“足三里”
主治:(1)此穴有養(yǎng)生保健的功能,能夠增強體力、消除疲勞、強壯神經、預防衰老、對結核病、傷風感冒、高血壓、低血壓、動脈硬化、冠心病、心絞痛、腦溢血后遺癥具有預防治療的作用,經常按摩,能夠祛病延年,所以也稱長壽穴。(2)經常按摩,能夠理脾胃、調氣血、補虛弱、防治腸胃疾病,對胃腸虛弱、胃功能低下、食欲不振、贏瘦、腹膜炎、腸雷鳴、腹瀉、便秘、消化吸收不良、肝臟疾患、胃痙攣、急慢性胃炎、口腔及消化道潰瘍、急慢性腸炎、胰腺炎、腹水膨脹、腸梗阻、痢疾、胃下垂等,都具有很的療效;(3)長期按摩此穴對于胸中瘀血、乳癱、心腹脹滿、腳氣、眼疾等病癥,也具有很好的調理保健功能;(4)按摩此穴,還能增強下肢體力,防治四肢腫滿、倦怠、股膝酸痛、軟弱無力等癥,對脛腓骨神經痛、坐骨神經痛、小兒麻痹、風濕痹痛、末稍神經炎等都有療效。
自我按摩:每天早晚各按一次,每次1-3分鐘。
12、三陰交穴:婦科疾病的克星
三陰交指足部的三條陰經中氣血物質在此穴交會。此穴物質有脾以提供的濕熱之氣,肝經提供的水濕風氣,腎經提供的寒冷之氣。三條陰經氣血交會于此,故名“三陰交”。
屬足脾經經脈的穴道,在人體小腿內側,足內踝上緣三指寬,踝尖正上方脛骨邊緣凹陷中。
主治:(1)此穴是婦科主穴,對婦科疾病很有療效,如子宮功能性出血、月經不調、經痛、帶下、不孕、崩漏、閉經、子宮脫垂、難產、產后血暈、惡露不行等;(2)按壓此穴能治療男孩女生殖器官的疾病。如遺精、遺尿、陽痿等;(3)按壓此穴,能夠使腹脹、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、腸絞痛、腹瀉、失眠、神經衰弱、全身無力、下肢麻痹、神經痛、腳氣病,更年期綜合癥等得到緩解;(4)三陰交穴能排除瘀血,產生新血,經常按此穴能有效去除減頭皮屑。
自我按摩:每天早晚各一次,每次按1-3分鐘。孕婦禁按。
13、委中穴:腰痛背痛求委中
屬足膀胱經經脈上的穴道。在膝蓋里側中央。
主治:(1)按摩此位,具有通絡止痛、利尿祛燥的作用;(2)長期按此穴位,對腰背、腿部的各種疾病,如腰腿無力、腰痛、腰連背痛、腰痛不能圍側等,都有良好的療效;(3)長期按此穴位,能夠有效治療四肢發(fā)熱、熱病汗不出、小便難,以及中暑,急性胃腸炎、坐骨神經痛、小腿疲勞,頸部疼痛、下肢癱瘓,臀部疼痛、膝關節(jié)疼痛、腓腸肌痙攣等病癥;配大腸腧穴,治療腰痛;
自我按摩:食指放在膝蓋里側,就是腿彎的中央部位,用食指按壓,有酸脹感。每次左右兩側各按揉1-3分鐘,也可雙側同時按揉。
14、 內庭穴:手肢冰冷找內庭
屬足胃經經脈的穴道,在足的次趾與中趾之間,腳叉縫盡處的陷凹中。
主治:(1)對四肢冰冷,喜歡獨處靜臥,不喜歡聽聞人聲,就按此穴;(2)對牙齒痛、風疹塊、急性腸胃炎能及種急慢性胃炎,具有特殊的療效;(3)長期按壓此穴,對流鼻血、口歪、咽喉腫痛、胃痛吐酸、腹脹、泄瀉、痢疾、便秘、足背痛等,具有很好的保健調理功能;配合谷穴,治牙齦腫痛;
自我按摩:每天早晚各一次,每次1-3分鐘。
15、 涌泉穴:緩解腰酸背痛找涌泉
屬足腎經經脈的穴道。在足底足前部的凹陷處,第二、第三趾的趾縫紋頭端和足跟連線的前1/3處。
主治:經常按此穴,具有散熱生氣的作用;(2)長期按摩此穴,能夠益腎、清熱、開郁;(3)按摩此穴,治療咽喉腫痛、頭痛、目眩、失音、失眠、小便不利、休克、中暑、中風、高血壓、不孕、月經不調、陰癢、糖尿病、更年期障礙、腎臟疾病。
自我按摩:左右腳心每日早晚各推按1-3分鐘。